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本文着眼于历史时期耕地数据的重建方法,尝试构建一套清代耕地数据修正校验体系,从官方田亩数字的影响因素入手,将册载田亩修正为真实的耕地面积,并以人口和垦殖趋势要素为标准进行检验,采用替换法、引用法、前后衔接对比法等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从而获得耕地重建数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与参考。在建立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历史资料相对丰富的山东省为例,对清代山东省的耕地数据进行修正与校验,结果表明:清代山东省的册载田亩数据普遍存在不实,经要素法修正的数据虽然通过了人口检验,但未能通过垦殖趋势校验;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省份之间垦殖政策、种植制度、自然条件等差异,根据各个省份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情况,建立因素修正表,对册载耕地数据进行逐期修正;山东省清前期耕地的增长主要受限于劳动力供给,耕地面积接近于劳动力供给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逐渐趋向于温饱线,清后期山东省耕地产出已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粮食需求,耕地面积低于温饱线,山东省由粮食出口省变为粮食进口省。
耕地资源 册载田亩数据 修正校验体系 清朝时期
曹雪 金晓斌 周寅康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7-28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