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温通补益方结合理筋、按摩手法改善脊髓型颈椎病下肢功能的研究

  目的:观察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5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被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研究组32例,热敷牵引加手法组26例,经8周的治疗,测量并观察下肢行走试验、临床表现、MRI表现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均的30米行走时间缩短20.34±17.82秒,而对照组则仅缩短11.81+8.36秒,F=5.050,P=0.029<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14.34±10.50步,对照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8.73+6.89步,F=5.490,P=0.023<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MRI表现统计分析,对脊髓压迫最明显的节段为C5-6,占65.5%(38/58例):有超过1/3的患者(20/56例)存在颈脊髓信号的小圆点状、片状和线条状的T2W1高信号影像改变;颈脊髓受压程度大多数在20%-80%之间,平均为43%。采用颈脊髓功能的40分法评价,总体有效率为65.5%,优良率为43.1%。结论: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应该被推广应用。

脊髓型颈椎病 温通补益方 按摩手法 下肢功能

孙波 陈建华 吴云定 刘光明

上海市卢湾区香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上海20002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四次“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

昆明

中文

435-435

2012-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