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构设计概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包括原老馆的抗震加固改造和新建两大部分,其建筑空间形式丰富,内部功能复杂、多样。针对中标方案新馆仅由16组核心筒支撑屋顶钢结构,同时悬挂一整层结构的特征,结构设计进行了铅芯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隔震系统的详细研究,计算分析表明中标方案采用隔震支座可以取得很好的隔震效果,经济效益显著,进行隔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进行了悬吊结构的施工过程控制及舒适度研究。实施方案采用了新馆嵌入老馆的规划布局,关键问题是合理确定老馆的设计使用年限、新老馆的合理衔接以及对老馆的合理保护。新老建筑功能上统一,结构上完全断开,通过对新馆基础形式以及基坑开挖方式的研究,实现新老建筑的合理衔接。新建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及屋顶大跨部分采用钢桁架结构,形成多简体一部分框架结构体系。新建部分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并进行了地基基础沉降协调分析。在工程中采用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抗震性能化分析以及大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大跨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等分析研究。

博物馆 钢结构 抗震性能 扩建工程

徐培福 孙建超 黄世敏 肖从真 齐国红 王杨 姚勇 杜文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

国内会议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2年年会

厦门

中文

55-70

2012-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