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年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病毒分离株的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基因毒株的基因变异并探索其变化规律。方法:IBD疑似法氏囊病料常规处理后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病毒的鉴定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结果:流行毒株在vVP2序列上具有高变性,2000-2005年的分离株的vVP2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血清亚型与基因型之间未呈现对应关系,研发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是防控IBD一种有效的策略。

鸡传染性法式囊病 分离鉴定 临床应用

何秀苗 韦平 王桂军 秦爱建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5;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5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6-57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