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鸡白痢沙门菌感染规律研究系列报告之二--鸡白痢沙门菌4种感染途径的致病性

  目的:针对鸡白痢沙门菌不同途径感染对小鸡的致病性作出探讨。方法:对鸡白痢抗体的3日龄雏鸡分别经腹腔注射、同居威染、肌肉注射、口服感染人工感染。结果:从感染速度而言,腹腔注射致病速度最快,同居感染与肌肉注射的致病速度次之,口服感染的致病速度最慢。从最初侵袭器官种类而言,肝脏感染可见于各种途径。结论:腹腔注射致病性最强这一结果对自然感染意义不大,但对于构建鸡白痢人工发病模型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小鸡 白痢沙门菌 感染途径 致病性 发病模型

牛森 陈建红 卢玉葵 罗满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36-136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