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糯禾物种多样性管理与利用
黔东南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利用人类文化学、民族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综合方法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糯禾的物种多样性管理和利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历史上有“糯禾之乡”关誉的黔东南,虽然在近代经历了“三次糯改籼”的重大变革,但至今仍然保存着种类繁多的糯禾,其原因除了糯禾品系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外,最为重要的是该地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糯禾的利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糯采物种多样性在黔东南民族地区能很好地保存下来的决定性因素。黔东南各民族不仅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传统的生态农业文化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作出了贡献,进一步验证了文化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糯禾 物种多样性 资源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
LEI Qi-yi 雷启义 ZHANG Wen-hua 张文华 YANG Min-Xian 杨敏贤 ZHOU Jiang-ju 周江菊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Kaili University,Kaili 556000,China;The Institute of Ethnic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贵州凯里 556000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Kaili University,Kaili 556000,China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62-63
2012-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