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及人工快繁技术

  沙冬青资源化利用价值主要在荒漠植被建设领域,同时具有园林观赏价值、药用价值、油用价值和能源利用价值。本研究从保护苗期沙冬青幼苗细根技术入手,通过容器育苗实验研究,掌握容器苗最佳真叶片数出圃期,并通过容器苗不同真叶片数造林实验,确定最优造林苗木规格,确立了以容器育苗移栽造林技术为特征的人工快繁技术体系,提出了如下几个技术关键点:要选用粘性好的壤土作为营养土,营养土相对坚硬,防止散土伤根;沙冬青容器幼苗处于2~10片真叶期定植造林,是移栽成活的关键之一;根据造林地土壤墒情,每穴浇水5kg左右。该技术不但大幅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而且使工厂化育苗造林成为可能,能加快人工造林速度。这对于保护珍稀物种,加速沙漠治理、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土壤荒漠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沙冬青 快繁技术 人工造林 资源化利用价值

Liu Bingru 刘秉儒 Wang Youde 王有德

Key Lab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 of Ministry ot Ed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银川,750021 Baijit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Lingwu of Ningxia,Lingwu,751400,China 宁夏灵武白笈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宁夏灵武,751400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银川

中文

377-382

2012-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