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致大鼠肾损伤的恢复性研究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致大鼠肾损伤后停止染毒观察肾损伤的自然恢复性情况。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三聚氰胺染毒组(染毒剂量为25mg/kg·bw/d)和对照组,染毒4周末两组各取10只动物解剖取肾脏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肾脏称重计算肾/体比值;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血清测定尿素氮、肌酐;其余动物停止染毒并于2、6、12周末分别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于12周末解剖余下动物,取肾脏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肾脏称重计算肾/体比值;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喂饲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4周后表现多尿,少动,体重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增高,肾脏外观明显改变,解剖镜下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点片状结晶体阴影;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管、肾盂中存在大量结晶体,肾小管上皮受损。停止染毒后大鼠体重增长、血清尿素氮、肌酐指标逐渐恢复,体重显著增加,12周后两项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观察见肾组织修复再生。结论:三聚氰胺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能在肾小管生成结合晶体,并造成肾小管上皮损伤,导致肾功能障碍。停止染毒后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12周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指标恢复正常,损伤的肾组织能够自然修复再生,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化学中毒 病理生理学 动物实验 临床观察
王玉燕 柴玮杰 王明秋 王瑞翀 赵博 高珉之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55-159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