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物材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及动物模型平台的建立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作为生物载体来修复颅脑创伤的疗效,并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平台。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2909±209),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外伤盐水组(TBI)、透明质酸化壳聚糖材料治疗组(G)、透明质酸-半乳糖化壳聚糖材料治疗组(HG)、在G材料基础上加入牛磺酸治疗组(G+T)。液压冲击致重型颅脑创伤模型(17-20kpa),造模后7d将壳聚糖等几种生物活性材料分别植入创伤大鼠左脑伤侧,运用大鼠改良型行为障碍评分系统(mnss)对其行为学差异进行评分观察,并利用小动物跑步机以跑步姿势刺激频率等为各组行疲劳试验评分监测、Morns水迷宫观察大鼠记忆功能。结果:(1)行为学评分: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材料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材料注射后1d,G+T组较TBI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行为学评分明显优于受伤组;材料注17d及21d后HG组行为学较TBI组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2)伤后3d、7d、14d测定大鼠跑步机疲劳试验结果表明,伤后3d,sham组与TBI组疲劳程度有显著性差异。(3)Morris水迷宫:第1d,与sham组相比TBI组可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并HG组与TBI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第2d,G组及HG组相比较于TBI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第3d、第5d登陆平台时间呈规律性下降;相对TBI组,sham组及各材料治疗组学习记忆功能均有所提高;穿越平台实验结果也可见sham组穿越次数最多,TBI组与sham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他各组与TBI组比较也有穿越次数的改善。结论:颅脑创伤大鼠的自我修复作用很明显,动物模型制作已非常成熟。

重型颅脑损伤 生物材料 动物模型 临床应用

范维佳 黄慧玲 武俏丽 蔡英 王琼 王辰 莫丽冬

天津市环湖医院 30060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

长春

中文

177-178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