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川西北高原(属青藏高原东南缘)的8个老芒麦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15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5个能扩增出高度重复性条带的引物.这25个引物共扩增出370条可分辨的条带,其中291条(占78.65%)具有多态性,表明供试居群在物种水平上存在较高水平的变异.同时各居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在46.49%~53.78%之间变化,表明群体水平的变异较低.居群的平均基因多样性(HE)为0.176(变幅为0.159~0.190),而物种水平的平均基因多样性达0.264.Nei”s基因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贝叶斯方法的群体分化系数分别为0.320、0.337和0.335.AMOVA分析表明居群内遗传达到总变异的59.9%,而居群间变异仅有40.1%,但二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居群间每世代迁入个体数(Nm)达到0.503个.基于聚类分析及AMOVA的结果均表明各居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8个居群分化为采集地的南部和北部2个分支.本研究表明,来自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老芒麦居群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在该地区应尽量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的老芒麦居群实施就地保护.
老芒麦 遗传结构 亲缘关系 种质保护
MA Xiao 马啸 CHEN Shi-yong 陈仕勇 GU Xiao-yan 白史且 BAI Shi-qie 张新全 ZHANG Xin-quan 周永红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China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Chengdu 611731,China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成都61173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成都61113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9-327
2012-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