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草地型奶业--中国奶业新的增长点

  我国奶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快速发展,到现在已整整走过15个年头.在短短的15年的发展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独立产业,并且完成了乳业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里程.特别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的同时,饲养世界14%的奶牛,使我国人均占有15.77千克牛奶,增加近10倍.但值得关注的是:要达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喝上一斤奶”的梦想,我国鲜奶产量还要增加4.98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我国奶业从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前的两位数增长,到目前每年以3-5%的个位数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优质奶牛来源短缺、优良牧草资源短缺、从万里之遥大量进口苜蓿、燕麦、大豆、玉米等精粗饲料;每年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进口70-80万吨乳制品;乳品企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与优质鲜奶供应严重短缺.上述事实说明,乳业发展需求与资源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正在困扰着我国奶业发展.要实现我国奶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借鉴奶业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草地型奶业作为新的出路。

奶产业 养殖模式 市场机制 政府引导

那达木德

内蒙古奶业协会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

郑州

中文

73-76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