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CRγδT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毒潜能的分析
目的:探讨HBV感染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CRγδT(γδT)细胞产生IFN-γ、TNF-α或IL-17炎性因子以及与细胞毒相关的CD107a或Granzyme B的能力。方法:人选26例HBV-ACLF患者、4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CHBV)、25例健康对照者(HC),用流式细胞仪直接检测外周血中总γδT、亚型Vδ1T、Vδ2T,或CD45RO+γδT细胞的频率,用PMA与ionomycine刺激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CS)检测IFN-γ+、TNF-α+、IL-17+、CD 107a+或Granzyme B+γδT细胞的比例;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间各细胞比例的差异及HBV-ACLF患者中细胞比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BV-ACLF组中TNF-a+,sT细胞的比例与A LT或AST水平呈负相关,CD 107a+ ysT细胞比例与TBIL或DBIL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虽然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总的,sT细胞比例降低,但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FN-y、TNF-a、IL-17或细胞毒相关潜能显著增强,可能参与了HBV-ACLF发病过程中炎症因子急剧升高或肝细胞损伤的过程。
急性肝衰竭 炎性细胞因子 临床诊断 病例分析
陈敏 胡鹏 彭辉 曾维群 石小枫 雷宇 胡怀东 张大志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治疗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21-222
2012-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