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纤维化指数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数在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肝纤维化治疗中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6个月)及扶正化瘀胶囊(12个月)保肝、抗肝纤维化治疗的HBeAg阴性且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的CHB患者,观察肝纤维化指数的变化,并对肝纤维化指数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主干直径宽度、脾脏厚度、临床证候评分及肝功能分别做治疗前后变化趋势的比较.结果:各项指标及肝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O.OS),而在门静脉主干直径宽度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数能简便、动态、更好、更全面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用于评价、随访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且抗肝纤维化治疗以i年为疗程,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肝纤维化 中医辨证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张孝盈 李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356-356

2012-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