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极低体重儿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先进性单因素分析,选择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并总结其临床特征和结局,提出相关放置策略。结果:住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7.6%(52/138)。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治疗、肠道外营养是VLBWI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肺炎克雷伯菌在院内感染中占据首位,其次为葡萄球菌。结论:VLBWI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对胎龄小、极低出生体重儿应强调以洗手为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尽量避免使用机械通气和肠道外营养,缩短侵入性操作和治疗的持续时间,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尽可能使VLBWI院内感染降到最低。
新生儿感染 病原学 胃肠道喂养
陈晓 武志红 袁高乐 李德元
南昌大学一附院儿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9-159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