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目的:探讨PICC相关感染的类型、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应用PICC治疗的新生儿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构成。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导管定植的发生率为3.0%,1.2/1000导管日。局部感染率为7.4%,2.8/1000导管日。CRBSI发生率为9.0%,3.6/1000导管日。CRBSI病原菌(G)+菌占5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结论:PICC相关感染以CRBSI最常见,CRBSI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也较常见。置管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生儿感染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病原菌
吴本清 林真珠 李志光 马晓利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3-183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