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受情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将2008年~2009年实行机械通气48h后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经气管插管,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标本立即送检。所有合格痰标本按标准微生物学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培养。连续2次培养,同一优势菌株为致病菌。培养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符合新生儿VAP的患儿气管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13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88株(67.7%),革兰阳性球菌38株(29.3%),真菌4株(3.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节西林、阿莫西林及头抱霉素普遍耐药,但对碳青酶烯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且对青霉素、氨节西林等耐药现象严重。结论:新生儿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加强预防、适时进行细菌培养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防治新生儿VAP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肺炎 病原菌 药物耐受性

刘汉楚 鲍连生 卢珊荣 王巧玲 孙金枝

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第一次全国新生儿科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98-198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