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早产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真菌性败血症合并的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患儿为胎龄31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50g,母亲胎膜早破128h,生后反应差,有呼吸暂停,惊厥,需要插管呼吸支持,血白细胞及CRP增高,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提示白假丝酵母菌生长。RetCam-Ⅱ眼底照相机检查提示玻璃体稍浑浊,眼底可见多发散在黄白色絮状真菌球。结论: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可累及眼睛并导致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对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应注意眼睛检查。静脉应用敏感抗真菌药物可有助于眼内炎控制。
真菌性眼内炎 早产儿 临床诊断 发病机制
李秋平 王瑞娟 封志纯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极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1-231
2011-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