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主要的致病机制是斑块不稳定,易出现破裂脱落造成脑梗死。目前CAS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超声造影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器官微循环以及新生血管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初步研究超声造影是否能够检测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脂饮食及内膜损伤的方式可诱导出与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兔AS模型,为超声造影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超声造影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峰值强度(P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临床诊断 超声造影技术 动物模型
孙一欣 程文 韩雪 张丹丹 郭丹阳 邵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超声科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68-368
2012-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