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车外综合温度条件下的典型冷藏车厢内热稳定性研究

  综合考虑太阳直射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和室外空气温度及车辆运行速度多个因素,采用2阶谐波傅氏级数表达的车外壁面温度函数作为车厢外侧的边界条件,利用热工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4种典型冷藏车隔热车厢对衰减与延迟作用,以及厢内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厢的隔热材料不同,对车外综合温度波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不同,厢体热惰性指标、热阻越大,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相应越大;车辆行驶的方向、隔热材料不同,车厢体内壁面温度也不同,但都按照正弦规律波动变化,且厢体内壁面温度逐时变化值接近厢内设定空气温度。车厢内的热稳定性主要由厢体隔热材料的热阻与热惰性指标决定,其中真空绝热材料厢体的厢内热稳定最好,挤塑聚苯乙烯厢体次之,聚氨酯隔热厢体略次于挤塑聚苯乙烯隔热厢体,聚苯乙烯隔热厢体的厢内热稳定性最差。

冷藏车 热稳定性 性能测试 数学模型

Li Jin 李锦 Xie Ruhe 谢如鹤 Liu Guanghai 刘广海 Lv Ning 吕宁 Liu Haorong 刘浩荣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韶关学院汽车系 韶关 512005 Logistics &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所 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

北京

中文

95-102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