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M子代糖尿病的父性传代研究
目的:探讨宫内高糖环境所致成年期疾病的发病风险及隔代遗传效应及其潜在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妊娠期糖尿病(GDM)小鼠传代模型。检测对照组(C)与F1-GDM出生体重、3周龄及8周龄体重、胰腺比重;检测空腹及餐后随机血糖水平并进行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观察胰岛形态,电镜观察胰岛细胞超微结构。将对照组及GDM出生子一代雌雄小鼠在性成熟期两两1:1自然交配,出生子二代小鼠,观察其如上各项指标。分离纯化出8周龄小鼠胰岛细胞,体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检测与胰岛细胞发育及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印记基因Igf2、H19及Plagl1表达及甲基化状态。最后收集对照组及宫内高糖环境出生子一代8周龄(成年期)雄性小鼠的皋丸及精子,选择同源序列与人类印记疾病密切相关的印记基因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宫内高糖环境出生的子一代小鼠出生体重显著降低,经过血糖正常的母鼠代为哺乳后,3周龄和8周龄的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宫内高糖环境出生子一代及子二代小鼠胰岛细胞表现为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功能受损,Igf2及H19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agl1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子一代和子二代雄鼠胰岛印记基因表达异常均较雌鼠更加明显;宫内高糖环境出生子一代小鼠睾丸、甚至精子中均存在印记基因igf2、H19表达差异。结论:宫内高糖环境出生子一代及子二代小鼠出生体重及糖代谢状况异常,子代雄鼠糖耐量异常表型较雌鼠更加明显;子一代父源性因素对子二代的生长及糖代谢起主导作用,具有父源性遗传特征。
糖尿病 发病机制 遗传效应 风险评估
黄荷凤
浙江大学医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暨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
深圳
中文
28-30
2012-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