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牙鲆眼睛移动过程中脱碘酶基因的不对称表达分布

  本研究利用RNA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牙鲆眼睛移动过程中脱碘酶II(Dio2)和脱碘酶III(Dio3)基因的表达分布,发现在眼睛移动前,眼睛周围的皮肤组织检测到Dio2基因的表达,非移动眼(左眼)眶下皮肤组织的Dio2表达要强于眶上皮肤组织;背部观显示左右眼背部信号有显著差异;变态H期Dio2表达信号明显减弱,表明Dio2很有可能参与眼睛移动的信号调控。此外,在牙鲆眼睛移动过程中的眼睛周围皮肤组织中发现Dio3与Dio2有非常相似的表达式型,表明Dio3也可能参与眼睛移动的调控,也有可能Dio3防止眼睛周围皮肤组织中的相关细胞过分暴露在T3下而引起的发育异常。

牙鲆 脱碘酶基因 基因组原位杂交 眼睛移动 信号调控

盖军伟 鲍宝龙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42-43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