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在受控设施中转基因鲤适合度的评估

  通过个体大小匹配的配对设计,在短期试验(3-5天,水泥池)、中期试验(2个月,水泥池)和长期试验(338天,333m2的池塘围隔)中,均发现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条件下,转基因鲤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鲤,存活的转基因鲤生物量也显著低于对照鲤。在没有捕食者存在的条件下,在生活史早期阶段转基因鲤也表现出较高的自然死亡率。基于游泳、摄食和反捕食行为的研究,发现转基因鲤较差的游泳能力、较高的活动水平和摄食冒险行为是导致其捕食死亡率较高的重要机制。基于这些结果,可以推测逃逸或释放的转基因鲤在自然水体中可能会经历一个较低的适合度。

转基因鲤 种群适合度 风险评估 生存能力

张堂林 段明 胡炜 汪亚平 朱作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86-86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