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鳍缺失对鳊鱼幼鱼的游泳能力、能量效率与行为的影响
在20±1℃条件下对鳊鱼幼鱼进行剪除尾鳍上半叶与全叶两个处理,分别测定临界游泳速度与运动过程耗氧率,并计算单位移动距离耗能,摆尾幅度(A)与摆尾频率(TBF),以考查尾鳍缺失对实验鱼运动能力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揭示由此可能产生的补偿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尾鳍缺失不会改变实验鱼的MO2active,因此能量效率的降低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尾鳍缺失后实验鱼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行为补偿现象;然而不同程度的尾鳍缺失所对应的行为补偿方式却不尽相同,补偿方式的不同与各自所付出的能量代价紧密关联。
鳊鱼 尾鳍缺失 游泳能力 能量代谢
杨晗 付世建 曹振东
重庆师范大学 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137-137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