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伯利亚鲟侧线感受器的早期发育以及感觉毛细胞的再生研究

  本实验利用扫描电镜以及组织切片,染色,新霉素处理,统计学方法,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来探究侧线感受器的破坏再生能力及机制,以及对侧线感受器发育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如下:一。从31期开始出现侧线基板,1日龄神经丘毛细胞出现,2日龄的西伯利亚鲟侧线基板发育成熟形成过渡性的感觉嵴结构并且出现了壶腹原基,5日龄神经丘发育成熟,9日龄壶腹器官发育成熟。二。从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统计学显示壶腹器官对新霉素的敏感性低于神经丘,处理后5d的西伯利亚鲟神经丘毛细胞破坏量达到最大,而壶腹器官的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处理后2h可以看到感觉细胞形态上有泡状突起。三。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各基因在破坏再生试验中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以上结果为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侧线感受器的发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西伯利亚鲟 侧线感受器 神经丘 感觉细毛细胞 生长发育 再生体系

邹莎 范纯新 宋佳坤

海洋生物与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155-15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