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尾鳍缺失和再生对三种鲤科鱼类游泳运动能力和摄食与运动代谢交互作用的影响

  为了考察尾鳍缺失和再生对不同形态和代谢竞争模式的鱼类游泳能力及代谢模式的影响,在25℃下分别测定了中华倒刺鲃,鲤鱼和锦鲫幼鱼尾鳍剪除后禁食与摄食实验鱼的游泳运动及运动过程中的行为和能量学指标。随后对实验鱼进行20d的恢复喂养,重复进行禁食与摄食实验鱼游泳运动的测定。经过20d的恢复生长,中华倒刺鲃、鲤鱼、锦鲫尾鳍表面积分别恢复为对照组的41%,47%与24%。尾鳍缺失后,中华倒刺鲃的摄食与运动代谢竞争模式仍为运动优先模式,但摄食代谢提前关闭,让位于运动。表明中华倒刺鲃、鲤鱼和锦鲫在尾鳍缺失后会产生多层面的补偿反应,以弥补游泳能力的下降,但二种鱼的补偿方式不尽相同,可能与其体型、尾鳍形状和大小、生活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鲤科鱼类 尾鳍缺失 游泳运动 补偿反应 代谢竞争模式

付成 曹振东 付世建

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7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171-172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