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为了探讨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在细胞学及病理学上的差异,以及FLC在AR与NAR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同时分析FLC与肥大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9月至12月60例连续患者,至少具有两项以下症状且病程超过2周的患者,包括阵发性喷嚏、鼻溢、鼻塞及鼻痒.AR组30例,皮肤点刺试验(SPT)和特异性IgE (sIgE)的结果均为阳性;NAR组30例,具有鼻高反应炎症表现,SPT和sIgE的结果均为阴性;同时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30例由外伤导致的仅鼻中隔偏曲患者,只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无其他鼻部症状的患者入组对照组,SPT及sIgE检查结果为阴性.采用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分析AR、NAR及对照组的组织病理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讨了FLC在AR及NAR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双染对FLC表达的细胞进行定位.结论:FLC在AR及NAR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FLC可能通过作用于肥大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并通过局部免疫反应参与AR及NAR的发病。这种观点为我们研究AR及NAR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及治疗靶点。

鼻炎 发病机制 免疫球蛋白 基因表达 细胞学 临床病理

孟粹达 沙骥超 朱冬冬 孟珣 董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长春 130033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81-81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