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ADAM33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变应性鼻炎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及探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ADAM33的基因多态性与尘螨致敏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对尘螨过敏的持续性AR患者265例,并同时选择无AR或其他变应性疾病的健康人群275例作为对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呈频数匹配.SNPs的选取策略为通过生物网络数据库选取候选基因位于启动子区、基因编码区、非编码区和3’-非翻译区的碱基突变.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大于0.05,而且有亚洲人群文献报道.按照上述原则,ADAM33基因中筛选出7个符合要求的SNP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SNPs进行分型,同时采用ImmunoCAP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位点与AR发病风险的关系。结论:ADAM33基因多态性与尘螨致敏的持续性AR及其临床表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作用显示携带大于3个危险基因型的个体催患AR的风险增加。

变应性鼻炎 发病机制 基因多态性 ADAM33基因

陈若希 陆美萍 程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114-11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