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病变鼻黏膜转归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后病变鼻黏膜炎症反应及功能的转归情况,以期能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08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48例C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作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行鼻内镜外科手术(ESS),参照中华医学会CRS诊疗指南要求,术前、术后规范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结合其术前、术后鼻黏膜糖精试验、鼻内镜检查、术中、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及6个月取炎性病变黏膜送病理检查显微镜下观察其炎性细胞及IL-5和IL-8的表达情况。设1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论:鼻窦茹膜上皮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与重塑是CRS发病与治疗的关键。ESS是目前治疗CRS的重要方法,但手术仅仅是为该病的恢复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术后3-6个月的局部和全身合理用药、及时清除术腔内脓血痴、肉芽组织、囊泡样改变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地治疗CRS鼻翁膜炎症性病变,保证患者术后鼻腔、鼻窦翁膜形态和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并变态反应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组织残留、病变鼻窦未充分开放、和术后未进行及时的随访、合理、足疗程的用药和术腔定期内镜下治疗是影响患者痊愈的重要因素。

慢性鼻-鼻窦炎 手术治疗 鼻黏膜 功能修复

黄维 杨秀海 任娟娟 张江菊 倪茂美

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50002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119-12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