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后残余的处理

  目的:处理鼻咽血管纤维瘤(JNA)术后的残余.方法:本科1981至2011年共收治JNA患者62例,其中大型JNA 32例,按Fisch分型山型20例,Ⅳ型12例.62例中50例行DSA瘤体血管栓塞.6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手术10例).各种原因所致肿瘤残余13例,分别以手术,放疗,硬化剂注射,电凝、等离子等治疗.结果:13例残余的JNA,再次手术切净6例,4例侵入颅内,血管似蚯蚓团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33.9~40.0 Gy剂量,肿瘤均消失,1例γ-刀治疗肿瘤缩小,3例分别多次在鼻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双极电凝、等离子治愈.结论:JNA临床可分为富含非弹性血管型,富含纤维组织型,混合型;其膨胀扩张性生长可侵入周围腔隙,产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瘤体富含血管为主的常因术中大出血致使肿瘤无法切净。而受干扰的瘤体常因受刺激促使促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可在短期内诱导瘤体血供畸形的丰富,使再次手术增加难度,因此再次手术应及早不宜迟。对残留的肿瘤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相应措施。目前针对靶向治疗抑制肿瘤生长是JNA辅助治疗的新动向。

鼻咽血管纤维瘤 手术治疗 生长因子 疗效评价

李志春 易自翔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福州 350005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169-16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