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大豆生产的发展途径探讨

  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也同全国大豆生产发展趋势一样,在政策支持不足和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正在经历向下滑行的过程。针对目前大豆生产现状,立足于国内和地区的需求,从产业链上进行分析,探索内蒙古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方式和途径。<br>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是内蒙古的两大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增加带来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逐步增长,肉蛋奶油等需求快速增加。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开发农畜产品供给增量来源主要在农区。但这也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所以大力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却极低。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000kg秸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000kg粮食,但存在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缺点。内蒙古是国家13个商品粮净调出省之一,以生产粮食为目的的种植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因此提出了研究大豆在粮食就地转化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课题,包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提高栽培技术和产量、改善秸秆品质和饲料加工技术等,以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大豆产业,促进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大豆产业 生产模式 秸秆资源 可持续发展

DING Su-rong 丁素荣 YANG Xue-wen 杨学文

Chife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Chifeng 024031, China 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赤峰 024031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6-6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