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育性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定位研究

  本试验拟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 1A开展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SSR标记定位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br>  利用组合NJCMS1A×南农19-15的F1、F2、F2:3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F1全部表现为可育,F2表现出育性分离,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经分测验符合3:1,F2:3中无育性分离的家系数:分离比例符合3:1的家系数经x2测验符合1:2,说明在组合NJCMS1A×南农19-15中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br>  随机选取组合NJCMS1A×南农19-15的720个F2单株作为SSR分子标记定位群体,采用923对大豆SSR引物对亲本进行标记多态性筛选,有332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有多态性。用该332对SSR引物对不育基因池(S池)和可育基因池(F池)进行筛选,结果14对SSR引物表现有多态性。然后用这14对引物对NJCMS 1A、南农19-15、S池和F池进行筛选,有7对引物表现有多态性。最后用这7对引物,对NJCMS1A、南农19-15、S池、F池、F1和F2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有5对标记表现为共显性,其中Satt398, Satt152和Sat_238经x2测验表现为1:2:1的分离,另2个标记Satt430和Sat_216表现为偏分离。通过MAPMAKER/EXP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发现Satt152与NJCMS1A育性恢复基因连锁,最后将恢复基因定位于N连锁群的Sat_084和Sat_208之间,距离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cM和1.7cM。

大豆作物 雄性不育系 育性恢复基因 标记定位

陶银 杨守萍 盖钧镒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12-12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