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豆芽期、苗期耐低温QTL的遗传重叠研究

  低温是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以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在芽期和苗期受低温影响更大。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培育耐低温品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红丰11作为受体亲本,以来自美国的外源品种Harosoy作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导入系,在BC2F4世代利用人工气候箱在6℃条件下,以轮回亲本为对照,分别进行大豆芽期及苗期的耐低温筛选。共得到表现明显优于轮回亲本的芽期耐低温超亲个体41个,苗期耐低温超亲个体45个。利用多态性较好的64对和51对SSR引物分别对两时期超亲个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表型数据,利用卡方检测和方差分析两种遗传分析方法定位QTL。定位到25个与芽期耐低温相关QTLs。13个与苗期耐低温相关的QTLs,其中有10个QTLs是芽期及苗期耐低温共同检测到的。结果表明大豆芽期耐低温和苗期耐低温存在部分的遗传重叠。研究结果将为大豆耐低温分子机理研究和培育兼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大豆作物 回交导入系 耐低温性 位点定位 遗传重叠

JIANG Hong-wei 蒋洪蔚 刘春燕 LIU Chun-yan HAN Xue 韩雪 HE Lin 何琳 LIU Ye-li 刘业丽 LUAN Huai-hai 栾怀海 陈庆山 CHEN Qing-shan HU Guo-hua 胡国华

Land Reclamation Research & Breeding Centre of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90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哈尔滨 150090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College of Agricultur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33-33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