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抗性品种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严重降低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胞囊线虫因其具休眠体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导致该病害极难防治。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已经在世界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性杂交,分别在大豆胞囊线虫田间病圃和温室接种进行抗线虫鉴定,结合常规育种定向选择,选育出庆农05-1071、07-1115、07-1133、07-1594等多个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新种质。这些抗线虫大豆品种(系)抗病基因大部分来源于Peking,其中庆农05-1071(抗线11号)聚合了Peking和PI437654的抗性基因,该品种可用于与来源单一抗性基因的抗线虫大豆品种轮作,从而减轻寄主选择的压力。这些不同熟期、不同适应性的抗线虫大豆新品种,不仅在线虫发病区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而且在大豆重迎茬以及与常规品种轮作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大豆胞囊线虫病 抗性品种 虫害控制 效果评估

CHEN Jing-sheng 陈井生 于吉东 YU Ji-dong MA Lan 马兰 LIU Bing 刘冰 LI Ze-yu 李泽宇 LI Xiao-bai 李肖白 LI Yun-hui 李云辉 段玉玺 DUAN Yu-xi CHEN Li-jie 陈立杰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qing Branch Academy,Daqing 163316;College of Plant P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 163316;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方线虫研究所,沈阳 11086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 163316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qing Branch Academy,Daqing 163316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方线虫研究所,沈阳 110866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ematology Institute of Northern China,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49-49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