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庆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瓦维洛夫的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学说认为大豆为温带物种,起源于中国中西部山地及毗邻的地区,重庆就在这个区域范围内。该地区很多之前考察和收集过的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由于三峡库区的蓄水已经荡然无存。因此,对该区域地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意义重大。对收集的103份重庆大豆地方种质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种植观察,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重庆大豆地方资源多样性评价,分析其群体遗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地区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灰色绒毛、黄粒、褐色脐居多,个体之间数量性状上存在较大变异。(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高的品种具有效分枝数多、单株总英多、单株有效荚多、主茎节数多、单株粒数多、结荚高度较高和百粒重高等特点;第二主成分值高的品种其植株高大,生育期长、百粒重较高和结荚高度较高;第三主成分值大的品种,具有单株粒重大、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生育期短等特性。(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3份地方种质资源被聚为5个类群。大部分相同地区的品种聚在了一起,但也有少数相同地区的品种聚不到同一类群中的现象,表明品种类型间的遗传分支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关系。

大豆作物 种植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DU Cheng-zhang 杜成章 ZHANG Ji-jun 张继君 CHEN Hong 陈红 ZHANG Xiao-chun 张晓春 ZENG Xian-qi 曾宪琪 WANG Ping 王萍

Characteristic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2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 402160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55-55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