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231”重迎茬大豆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

  大豆重迎茬导致大豆减产、品质差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控制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投入导致大豆生产成本加大。此外黑龙江省初步解决了玉米机械收获的问题,由于玉米效益高于大豆,玉米有向黑龙江省北部推进的趋势,基于上述原因,生产上迫切需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寻找到一种融合轮作、耕作和施肥的体制和相对稳定的大豆重迎茬种植模式在生产上进行应用和推广,并有利于农业机械的配套使用,防止因频繁改变耕作制造成机械使用期太短的问题等。因此本研究针对玉米和大豆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了大豆重迎茬和玉米轮作制,以3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的大豆重迎茬和玉米轮作条件下的土壤耕作制,同时配以精准施肥技术对大豆生长发育进行动态调控,组建了“1231”重迎茬大豆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迎茬大豆、重茬大豆和连作玉米的产量相比,“1231”模式中的迎茬大豆、重茬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1.2%、16.3%和11.9%。与农民常规种植模式相比,“1231”模式中迎茬大豆的有效根瘤数量、株高、单株荚数、单株三粒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分别增加7.6%、21.3%、12.3%、13.8%、9.6%和3.42%,而根腐病病情指数、根潜蝇危害株率及抱囊线虫抱囊着根量分别下降14.2%、22.7%和10.3%;重茬大豆的有效根瘤数量、株高、单株荚数、单株三粒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分别增加6.8%、16.6%、10.8%、14.2%、10.1%和3.57%,根腐病病情指数、根潜蝇危害株率及抱囊线虫抱囊着根量分别下降16.5%、27.9%和9.2%。此外“1231”模式的保护性土壤耕作制机耕费成本明显低于农民常规耕作制,其机耕费仅是农民常规种植的三分之一,而产值较农民常规耕作提高了26.7%。因此,“1231”模式是既能满足生态效应又能提高经济效应的相对稳定的耕作种植模式。

大豆作物 重迎茬 种植模式 生态经济效益

HAN Xiao-zeng 韩晓增 ZOU Wen-xiu 邹文秀 LI Yue-hui 刘月辉 SUN Yi-chun 孙义春 WANG Zhi-hua 王志华 CUI Gui-jun 崔贵军 CHEN Gui-hua 陈桂华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81; Nation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8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Hailun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Hailun, 152300;Agr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 嫩江县农业技术中心,嫩江 161400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Hailun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Hailun, 152300;Agr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 北安市农业技术中心,北安 164000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Hailun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Hailun, 152300;Agr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 海伦市农业技术中心,海伦 152300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Hailun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Hailun, 152300;Agr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 绥棱县农业技术中心,绥棱 152200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Hailun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Hailun, 152300;Agr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海伦 152300;巴彦县农业技术中心,巴彦 151800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100-100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