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夏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数学模拟研究

  笔者对夏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进行了数学模拟,试验在柳丰种业品种展示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滩科8号和中黄13。6月22日播种,9月30日收获。6月27日~9月30日取样15次,烘干称重。滩科8号和中黄13苗期(出苗~始花)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少,积累量仅占成熟期生物量的14.46%,单株日增重O.15g;花荚期(始花~开始鼓粒)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积累量占49.30%,单株日增重O.5Og;鼓粒后(开始鼓粒-成熟)积累量占35.69%,单株日增重0.34g。鼓粒后14d (9月10日)左右,叶片开始落黄、脱落,茎叶质量下降;成熟前lOd左右单株质量趋于下降。呈“慢-快-慢-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夏大豆出苗-成熟期、始花-成熟期和终花-成熟期的植株、茎叶质量变化均可用y=ef(t)曲线模拟,f(t)为多项式。植株质量在9月22日前后(出苗后87d,始花后57d,终花后46d)最大,茎叶质量在9月7日前后(出苗后74d,始花后42d,终花后29d)最大。分析表明,两个供试品种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直线增长。

夏大豆植株 干物质积累 含量变化 数学模拟

纪永民 陈若礼 张存岭

濉溪县大豆产业协会,安徽濉溪,235100 淮北柳丰种业

国内会议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黑龙江大庆

中文

127-127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