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常用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9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判定依据美国CLSI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最多,占83.3%;主要分布于我院各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9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高度耐药;但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米诺环素以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2.2%、47.8%、16.7%、6.7%.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60%.其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治疗困难,应尽早结合药敏结果 合理选择抗生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耐药性分析 抗生素 临床用药
史芳静 黄文祥 杨均均 辛小娟 刘成伟 李崇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6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76-180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