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剂量对比剂在CTPA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通过比较图像质量,探讨减少对比剂用量在肺动脉CTA(CTPA)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机,将60例临床可疑诊为肺动脉栓塞(PAE)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n=20),A组:对比剂60mL+40mL生理盐水,B组:对比剂30 mL+ 40mL生理盐水,C组:对比剂20 mL+ 40 mL生理盐水,其它的扫描参数相同,采用对比剂追踪自动触发扫描.将获取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由l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技师,在轴位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降支及左、右肺静脉的CT值,并对血管强化程度、重组血管分支显示进行评价.结果:A、B、C3组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降支的平均CT值分别为:(513.20Hu、504.34 Hu、509.54 Hu)、(498.14 Hu、497.43 Hu、499.63 Hu)、(486.31Hu、489.45 Hu、491.49Hu),3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左、右肺静脉的平均CT值分别为:(235.41Hu、176.31Hu、119.91Hu)、(241.01Hu、169.52 Hu、129.54 Hu),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之间的肺动静脉具有明显统计学(P<0.01);重组肺动脉血管清晰度及分支血管显示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对比剂(20mL人/次)在CTPA中是可行的,既降低了对比剂(CM)对患者潜在的危害,又节约检查费用.
心血管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对比剂用量 图像质量 临床应用
付传明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像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国内会议
绵阳
中文
94-98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