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外关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区的影响-PET/CT脑功能成像研究
应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针刺缺血性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右侧外关穴,观察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穴位对缺血性脑卒中脑功能影响及针刺效应的机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慢性期患者针刺外关穴导致局部脑区葡萄糖代谢增加,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直观的反映针灸穴位对脑内代谢的影响。针刺外关穴激活的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右侧额叶和左侧小脑半球,这些脑区与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和肢体偏瘫有一定相关性;与外关穴假针刺及假穴位真针刺激活脑区较为分散相比,针刺外关穴激活脑区更为集中。
脑卒中 针刺外关穴 脑功能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刘恩涛 王淑侠 赖新生 黄泳 唐纯志 崔韶阳
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PET中心/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州 5104507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53-53
2012-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