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正己烷致人卵巢毒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2,5-己二酮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毒理损伤作用机制,可以为正己烷生殖毒性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卵泡液里的卵巢颗粒细胞作为研究靶细胞,经梯度离心、红细胞裂解结合胰蛋白酶消化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卵巢颗粒细胞。采用终浓度为0、16 mol/L、64? mol/L和256? mol/L 2,5-己二酮对体外培养48h的卵巢颗粒细胞染毒24h,通过光镜、HE染色、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CASPASE-3 p17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以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证明2,5-己二酮能导致人卵巢颗粒细胞发生大量凋亡。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与细胞凋亡有关的BCL-2家族(BCL-2、BAX)和CASPASE家族(CASPASE-3)的mRNA、蛋白水平随着2,5-已二酮染毒浓度的增加其表达变化。结论:2,5-己二酮通过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基因(BAX, CASPASE-3)表达上升和抗凋亡基因(BCL-2 )表达下降,引起颗粒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可能是其致卵巢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进一步了解BCL-2家族对正己烷致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女性生殖毒性损伤的临床诊断、确定分子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卵巢疾病 毒性损伤 临床诊断 正己烷 细胞凋亡

孙艳 林元 康跃凡 杜生荣 张文昌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辅助生殖研究室 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77-177

2012-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