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15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结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对IVF结局的影响及卵丘颗粒细胞早期凋亡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的不孕患者,根据不孕指征分为内异症组(83例)及对照组(88例),分别记录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胚胎种植数和临床妊娠数.测定内异症组和对照组患者卵丘颗粒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卵泡液中BMP-1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着床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获卵数分别为(8.20±5.66)个和(11.96±5.83)个,临床妊娠率分别43.37%和53.4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异症组卵丘颗粒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37.82±15.81)%,对照组为(8.85±5.5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卵泡液中BMP-15蛋白相对表达量内异症组为(0.67±0.18),对照组(0.94±0.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临床妊娠率降低,可能与卵母细胞分泌较少的BMP-15、导致颗粒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进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的正常发育有关.
不孕症 体外受精 妊娠结局 颗粒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张永美 林小娜 周枫 尉敏龄 张松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妇产科 31001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2-192
2012-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