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黏膜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黏膜IL-10、IL-12、INF-γ、IL-4 mRNA表达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C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SASP组,每组10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液灌肠制备大鼠CD模型,造模后每组随机取一只进行模型判定,艾灸组:艾条温和灸双侧“天枢”穴,用小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1-2cm施灸,每次每穴各灸10min,每日1次,共灸14次.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溶液灌胃治疗,每日2次,共灌胃14日;模型组和正常组仅做相同固定,不做治疗,治疗结束后断颈处死大鼠,剖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法检测CD大鼠结肠黏膜IL-10、IL-12、INF-γ、IL-4 mRNA表达。结果:每组取9只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完好,黏膜下及肌层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受损,黏膜下有大量纤维细胞增生,肉芽肿形成,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层组织形态结构紊乱.西药组大鼠结肠黏膜下仅见少量纤维细胞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但肌层组织排列稍欠齐.艾灸纽大鼠结肠黏膜下仅见少量纤维细胞增生,黏膜、黏膜下及肌层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②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12、IFN-γmRNA表达上升(P<0.01);结肠黏膜IL-4、IL-10 mRNA表达下降(P<0.01):艾灸和西药SASP治疗均能明显降低CD大鼠结肠黏膜IL-12、IFN-γ mRNA表达(p<0.01,p<0.05),提升IL-4、IL-10mRNA表达(p<0.01,p<0.01),艾灸组作用优于西药SASP组.结论:艾灸可能通过调节结肠黏膜IL-12、IFN-γ mRNA、IL-4、IL-10 mRNA表达,从而减轻CD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艾灸疗法 组织病理学 炎症因子
Wang Jing 王茎 Wu Huangan 吴焕淦
Anhui College of TCM.Anhui230038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Shanghai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Meridians,Shanghai200030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2-117
2012-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