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代乾隆朝官员预借养廉银研究

  养廉银制度确立之初,官员按季或按月支领养廉银。乾隆时期不但确立了月选官预借养廉银制度,而且特简官员预借养廉银也成为常态。月选官多为贫寒士子草茅出任,通过预借养廉银,为其提供赴任路费,使其免受高利贷之累,以肃清吏治;特简官虽为一二品大员,其中亦不乏缺资之人,他们或因生活贫困、或因清还债务、或因升调带来的盘费开支、或因公务支出,亦需预借养廉银。前者从户部预借,整个借还过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后者从所在藩库预借,没有形成制度,具有临时变通的恩赏性质。官员预借养廉银利弊共存。

财政史 预借养廉银制度 管理机制 利弊分析 清代时期

郝英明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

国内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七届青年学者论坛

北京

中文

529-540

2011-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