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贱民阶层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贱民是国家法律规定或者是传统观念公认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特别低下,没有独立人格并处于社会底层,主要从事服侍性行业的个人或社会阶层。明清时期贱民阶层曾长期存在,特别是雍正帝“豁除贱籍”后,仍长期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制度方面的,也有贱民个人观念方面的,还与雍正帝“豁除贱籍”政策的不彻底性有关。
雍正时期 社会阶层 封建制度 法律法规
卢忠帅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3000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2-229
2011-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