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及预防
癌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近三十年以来,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3/4新增病例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癌症已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根据2002年IACR报告,目前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胃癌和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为应对不断上升的癌症发病率的紧迫性,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在日内瓦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批准了一项关于预防和控制癌症的决议.此项决议呼吁所有会员国制定国家癌症规划,其中包括加强预防措施、及早发现和筛查以及改进治疗和姑息治疗.此外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中国抗癌协会也分别发表世界癌症宣言,号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抗击癌症.目前在我国肿瘤已经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快速变化,人口结构快速向老龄化转变,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癌谱呈现特征性变化.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膀胱癌和肝癌死亡率上升很快.以天津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建立历时近30年,覆盖400万居民的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开展了恶性肿瘤流行趋势、病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等综合研究.揭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期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快速升高的趋势.1981-2002年男性粗发病率年均上升1.95%;女性粗发病率年均上升2.25%.同时,1981-2002年,男性粗死亡率年均上升0.62%,女性年均上升0.76%.人口老龄化是肿瘤发病率升高的主导因素.天津市男性发病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和食管癌;女性前五位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和肝癌.提出我国常见癌谱兼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征.2008年,利用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卫生专项资金,中国抗癌协会受卫生部疾控局委托在全国30个省(区、市)53个县(区)选择项目点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截止至2009年5月,全国总筛查人数466 871,经病理确诊良性肿瘤3823例,乳腺癌287例,其中ⅡA期及以下的早期乳腺癌90例,占31%.通过大规模的人群乳腺癌筛查发现,由筛查方式发现早期癌较非筛查方式提高23.06%.早期发现乳腺癌,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可以做”保乳”手术,术后各种辅助治疗也可减少,不但可节省医疗费用,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和预防模式的研究表明建立我国恶性肿瘤综合防治体系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生理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常见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郝希山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6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0-11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