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吗啡与芬太尼交替用药对大鼠痛行为学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μ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将吗啡交替为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过程中大鼠痛阈值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μ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讨吗啡与芬太尼交替用药减轻阿片耐受的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7天生理盐水组(N组);7天芬太尼组(F组);7天吗啡组(M组);14天吗啡与芬太尼交替组(MF组);14天吗啡组(MM组).每日早晚2次颈部皮下注射l0mg/kg吗啡或0.1mg/kg芬太尼,注药后采用热水浴甩尾潜伏期法测量大鼠痛阈值.采用RT-PCR与Westem Blot检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部位μ受体、δ受体及β-arrestin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大鼠吗啡耐受后,将吗啡交替为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芬太尼对吗啡耐受大鼠仍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关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部位μ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N组与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M组>MF组>M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与MM组相比,MF组能够减轻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部位μ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在大鼠吗啡耐受后,将吗啡交替为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芬太尼对吗啡耐受大鼠仍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原因可能为与低效能的阿片药吗啡相比,高效能阿片药芬太尼的受体占有率更低;并且芬太尼不易引起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μ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

重度癌痛 交替用药 吗啡 芬太尼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

SUN Li 孙莉 DONG Yanpeng 董彦鹏

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1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69-173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