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生化指标研究
部分恶性肿瘤有亲骨性,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若能早期诊断骨转移、早期治疗,将会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不适当治疗,骨转移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生存质量下降。目前骨转移肿瘤的诊断手段主要有核素骨显像(ECT)、X线平片、CT及MRI等4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简便可行,易于推广且能对疗效进行观察的血清学方法来诊断骨转移。本文综述骨吸收生化指标中Ⅰ型胶原碳端肽、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N-氮端肽(N-telopeptide,NTX)、吡啶酚(pyridinoline,PYD)和脱氧吡啶酚(hudroxypyridinoline,DPD)、氮端肽(NTX)碳端肽(C-telopeptide,CTX);骨形成生化指标中骨钙素,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氮端前肽(PICP)和PINP其他生化指标中苯丙酸诺龙A(Activin A)、钙感受器(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R)在骨转移中的研究进展。骨转移的生化指标和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相比较,有着非侵袭性、特异性、简便快速、能反映骨极小的变化以及早期评价骨转移疗效等方面的优点而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但骨生化指标的连续性监测能否早于影像学而发现骨转移至今尚无定论,仍需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来寻找出答案。
恶性肿瘤 骨骼转移 临床诊断 生化指标
LI Yanping 李艳萍 GAO Hong 高宏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10 Tieyi Rd,Yangfangdian,Haidian district,Beiji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中心,北京100038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
天津
中文
208-212
2011-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