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经》论燥与刘完素论燥
《内经》被奉为医学圣典,其中的任何一篇都能为后世医家的学术理论奠定基础。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但分论各气为病时,却独缺燥邪为病的特点。后世金元医家刘完素则补充了这一空缺,并对燥证的见解独到,理法方药俱全,可称为“论燥”的集大成者。笔者分别从发病机制、治则治法、方药三个方面对《内经》与刘完素论燥的理法方药及历史地位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总结。
燥证 发病机制 中药治疗 《内经》
杨萨萨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141-14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