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七情内伤谈情志医学

  从七情产生的生理基础、病理病机、情志相胜治疗情志病3个方面论述情志改变与疾病的关系。从生理方面说七情(喜、怒、思、悲、恐、)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环境的不同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是脏腑精气应答外界环境刺激而产生的外在表现。五脏与五质的关系:肝在志无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其中心神为五志的主导,人体五志为心所使,是其他脏腑的最高主宰。从病理上来说出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而情志致病的病机则为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脏腑受损,痰凝血瘀等。在情志相胜方面,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而情志中则表现为: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忧胜怒。

七情 情志病 生理与病理

何树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7级中西医结合2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78-278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