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内耳、延髓、脑桥、中脑、间脑、枕叶及颞叶底面等前庭系统依靠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表现为眩晕等症状。西医认为本病是由颈椎病、椎动脉粥样硬化、解剖异常等原因致椎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引起。而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年高肾亏与饮食不节这两个方面,病机是以虚为主,挟以风、火、痰、瘀,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痰饮瘀血,阴虚阳亏,痰瘀阻络,脾肾不足而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以滋肾填精、平肝潜阳、养血补脾,兼以熄风、降火、涤痰、化瘀之法。方以八珍汤加味或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对早期防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了确切的指导作用和新的思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病因病机

李晴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7级中医临床2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80-280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